国庆假期出游 勿忘安全文明
2022-09-29 10:08 来源: 今日浦江 作者:
金秋时节,山林渐染,旅行也迎来了趣味多元、玩法新潮的季节。户外赏秋、文化打卡、乡村慢游、城市玩乐、露营飞盘……奔赴周边“诗与远方”的同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倡议游客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用安全文明点亮国庆假期美好旅程。
践行“无痕露营”
亲近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案例:“去哪里露营”成了今年节假日“顶流”新玩法,但也给很多地方带来了管理困扰。4月25日,宁波奉化区雷山村树立告示劝退驴友,村内里岙水库不接待携带帐篷装备、渔具装备的露营爱好者。雷山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清明假期水库环湖道路出现私家车堵塞、驴友野炊、影响水库饮用水安全等现象,特别是露营游客乱丢纸碗、烧烤串等垃圾的现象严重,对水库水质造成影响,因此张贴告示禁止游客来水库周边露营、烧烤、钓鱼。
提醒:打卡新奇、小众的露营地已经成为不少人追逐的热潮,但也要注意选择在已建成旅游区域内,遵守文明野餐、露营规范,切勿擅自在保护区、绿化带、水源地搭篷露营,露营结束后尽量做到清理、不残留任何垃圾,引导身边人共同守护山清水秀的大家园,让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景始终在我们身边。
谨慎打卡野生景点
莫让“仙境”变成险境
案例:受疫情影响,许多人开始跟着小红书、抖音就近去旅游。许多地方被自媒体博主加完滤镜吹捧后,就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从去年开始,杭州郊区一处野生露营地被去过的自媒体博主形容为身边的甘孜“墨石公园”,引来不少人在此露营。此地是2014年已经停工的矿区,里面的水塘最深处有十几米,且时常会有落石,周围无任何安全保障设施,目前矿区已经加固山路大门禁止任何人入内。
提醒:许多非官方认定的野生网红景区,因为缺乏正规管理和必要的救援设施,一旦出现意外,根本无法及时救援。在“网红打卡”风气盛行的当下,假期出游前要做好“功课”,充分了解目的地情况,拒绝网红“野生景区”流量诱惑,远离违规打卡风险高地,把安全始终放首位。
适量点餐拒绝浪费
让分餐制、公筷公勺成新风尚
案例:今年6月,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要求在餐饮服务场所,两人以上合餐时应使用公筷。这是目前已知的全国第一部公筷立法,今后在宁波酒店民宿用餐是否使用公筷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公筷使用虽然切口小,但是以“小餐桌”捍卫“大健康”,以“小礼仪”带动“大文明”,对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有着积极意义。
提醒:出游外出就餐时,主动使用“公勺公筷”或实行分餐制,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文明用餐、按需点餐、按需取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共建绿色文明的用餐环境。
莫贪便宜吃大亏
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案例:今年上半年,杭州市民王先生得知母亲购买了一款旅游产品,先存1880元,3个月后返还,还可以去象山免费疗养3天。记者调查发现,负责组织“旅游”的其实是一家珠宝公司,操作的旅行社在省外多地被投诉涉嫌向老年人推荐预付费项目及集资理财项目。而一些资深业内人员则表示,这可能是一种变相的p2p产品,以好吃好喝好玩为由头达到骗取老人养老金的目的。
提醒:随团出行一定要注意甄别旅游机构的资质,不参加无旅行社业务许可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旅游活动(正规旅行社应具备“两证一险”:营业执照、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和旅行社责任保险),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规范签订旅游合同,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购买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正规发票、收据等凭证,如遇纠纷要依法依规维权。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