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浦江新闻网 > 文化专刊
-
半路出家二十年,执著坚守2016年7月8日 16:27:36 来源: 今日浦江
嵩溪村狭长交错的的弄堂里,住着一位根雕老师傅,他叫徐林光。
徐林光是嵩溪土生土长的村民,今年65岁。二十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过四十的他加入根雕队伍。二十年来,他勤学苦练,用树根雕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嵩溪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康熙年间成立的嵩溪诗社延续至今,著名画家徐天许也出自这里。同时,村里还出了徐心泉、徐长庚、徐长安等知名花匠。徐心泉精于木雕,有杨林村花厅牛腿、斗拱、雀替刻件传世。其牛腿刻有历史人物百余人,按历史故事穿插,神态生动,构图精巧,刀法纯熟。徐长庚、徐长安兄弟同是周光洪的弟子,曾与周光洪一起参与古塘村厅堂的雕刻,享誉一时。
或许是受同族的影响,徐林光从小对雕刻分外喜欢。二十年前的一天,徐林光在浦南白石源口村偶遇擅长仙鹤根雕的陈邦林。两人相见恨晚,徐林光拜陈邦林为师,那时他已经45岁。
徐林光也喜欢雕刻仙鹤等禽鸟,二十年来,他与陈邦林亦师亦友。一旦有了创作灵感,或找到了好材料,徐林光不顾路程遥远,都会找陈邦林探讨交流。半路出家的他,自然比别人更努力,也更用心,一有时间,他就一门心思钻进自己的根雕小天地。
在徐林光的家中,摆满了根雕作品,其中大大小小的仙鹤、飞鸟等有数十只,而且都是依形而造,栩栩如生,有的展翅欲飞,有的昂首独立,有的俯身缓行。枯死的树根,经过徐林光的刀笔,被再次赋予了生命。
“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进行雕刻,又要保证树根的自然之美。”徐林光举例说,他雕刻的仙鹤,除了喙、眼睛和爪子需要精雕细刻外,其余部位只需简单勾勒出形体,稍作雕修即可,尽量保持自然模样。
徐林光还告诉记者,艺术创作需要谦虚好学,根艺根雕也不例外。除了日常看书、临摹外,他还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艺术永无止境,别人提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去年,他创作的《寿》在金华市第六届根石精品展中荣获金奖,很多人想出钱购买,但都被他婉言拒绝。
“我的根雕水平还不高,还要进一步提升。”正是有着这份谦虚、平和的心态,徐林光才能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根雕之路。
编辑: 罗锦波